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接下来你将看到:

  1. “曾经光辉”到“如今落魄”
  2. 饱受争议的商业模式
  3. 大热的共享经济在东南亚是否适合生长?

 

最近蛋壳公寓因为在疫情期间房东租客两头吃,被房东和租客集体投诉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资本在共享单车载了跟头后,又在长租公寓市场摔了跤。而“共享办公”鼻祖WeWork去年在共享经济这条路上一路滑坡之后,今年2月初,WeWork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已经经过一波换血操作,加速自救。

 

不管是Wework等共享办公类服务,还是蛋壳等长租生意,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做“二房东”的,既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也没有知名度,很容易变成泡沫,就如同Wework去年经历的一切。那么 东南亚的“二房东”生意有没有出路呢?

1.“曾经光辉”到“如今落魄”

 

在过去的2019年,共享办公行业的头牌WeWork遭遇了史诗级的大起大落。最初,WeWork顶着明星创业公司的头牌准备IPO,估值一度高达470亿美元与头条、滴滴、Uber并列初创公司四大天王。而最终,即便在软银的力挽狂澜之下,其估值依然垂直降落到80亿美元,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WeWork的估值蒸发为了最初的零头。

 

就此WeWork的光环消失了,搞出了一系列风浪之后作死了IPO之路。

 

在WeWork撤回上市计划之后,有消息说该公司计划裁员2000多人,或者裁掉其总数的四分之一。但WeWork在东南亚没有打退堂鼓。去年10月,其在新加坡推出新的共享办公空间,而且还要在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内的其他五个市场拓展业务。

 

2.饱受争议的商业模式

 

为何起初的“十分有潜力”的项目,如今会如此贬值?之所以开始会被WeWork蒙住了眼,就在于它最开始的概念就是一个 “线下的Facebook”,WeWork的办公区域不仅设置了大量社交空间,此外还专门设置了“社区经理”,负责租户间的社交活动。 这样佐以精装修和标准化的行政服务使其“二房东”的本质一下就拥有了一种高贵的气质。但其实“二房东”的共享模式也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门槛,反而是对资金有较高的要求,只要资本进入后就会催熟很多共享办公品牌,但其实目前大多数共享办公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盈利优势。

 

早在2017年WeWork就放话说要拿5亿美金“砸”开亚洲(重点东南亚)和韩国市场的时候,作为 WeWork 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优客工场也将跟随WeWork的步伐,向东南亚市场扩张。那优客总体的表现又如何?

 

根据VC SaaS的数据,2018年到今年6月,中国的共享办公品牌已经减少40家,运营时间均未超过两年。若想赚钱还需另辟蹊径,例如中国的优客工场,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优客工场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7亿元、4.49亿元以及8. 75亿元。虽然其营收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优客工场的亏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优客工场同期的亏损额也分别达到了3.73亿元、4.45亿元和5. 73亿元。

 

综上计算,从2017年至今,优客工场的收入累计为14.91亿元,而相应的亏损也达到了13. 91亿元。但据优客工场招股书披露的情况,除了 “二房东” 模式所带来的的租金收入外,其有接近一半的收入竟然是来自于 “广告” ,主要是向业主输出品牌、设计、管理和咨询服务,收取市场和品牌服务费,也是优客工场向 “轻资产模式” 转型的一个尝试。

 

WeWork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办公社区,运营了8年之久却一直都没有停下亏损的步伐,再加上前期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管理问题,以及前CEO不断缠身的 “八卦” 和 “高明的套现诈骗手段” ,往后的WeWork想单单是靠概念性的包装继续走下去仿佛是无法行通的。

 

3.大热的共享经济在东南亚是否适合生长?

 

目前,东南亚地区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中国出海的热门站点,更是有许多人尝试复制成熟的商业模式进入这片蓝海,当然也逃不开大热的“共享经济”。如今,除了WeWork和优客工场,不少中国“共享办公”品牌也被复制到多个东南亚国家,比如裸心社与新加坡联合办公龙头企业JustCo合并,全力进军东南亚市场。那这大热的共享经济在东南亚是否适合生长?

 

就人口结构来看,东南亚人口密度大,目前人口规模已达6.8亿,其中青年人口占60%左右。在全球面临老龄化这一严重趋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年轻人口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人口红利的优势,有利于东南亚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其次,东南亚本身是一片充满未知的土地,市场的原始性会进一步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而有所突破。

 

因此若要在东南亚发展共享经济,不管是在什么赛道,市场和时机在东南亚看起来都不是最首要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建立起行得通的商业模式,而并非“说得通”,在创始人画饼之后用“努力奋斗”就可以自圆其说的模式。

 

其次认清市场中的消费习惯,以及提供产品与目标用户的匹配程度,都是解决主打共享经济公司走向“变现”之路上的问题关键。例如在共享经济中,在中国比较火的共享按摩椅、共享KTV等,这些都是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的共享经济项目,但在说到共享办公这一类型的项目可能需要的是在盈利模式上的更广阔的思考,例如广告媒体,周边配送服务甚至是一些办公的增值服务。因此,目前能做起规模的共享设备一定是“吃喝穿住用行”这种刚需高频产品,不符合这一点的项目则必须是能即时产生现金流的项目。

 

最后,符合互联网思路的共享经济在结合一定的东南亚特色,一定会不断翻陈出新,有所突破的。

话题:



0

推荐

7点5度

7点5度

315篇文章 266天前更新

【7.5度】以一手数据零偏差解读东南亚创投市场。为中国投资者和创新企业提供全视角动态东南亚市场情报。

文章